close
讀後感想:這實在是太可怕了!!!大家來看看吧!
http://blog.cnyes.com/My/bull0515/
美國快破產 出賣下一代?
美國快破產 出賣下一代? 人人負債17.5萬
李曼兄弟應聲倒地,成美國史上最大破產案,人們惶惶猜想下一個破產的會是誰時,而最恐怖的答案是:美國將是下一個破產者。(美聯社)
國債鐘以超秒速度反應美國政府每1秒鐘欠債2萬元,一天欠債17億元的現狀。(張經義攝)
巴菲特、葛林斯潘等經濟大老一個個出面,宣告美國正面臨赤裸裸的經濟危機,對追求美國夢的移民來說,這無疑是場夢魘,而他們的子女,還可能要終其一生幫美國人還債,甚至「代代相傳」。
在美國政府大手筆搶救房貸業務機構房利美(Fannie Mae )、房地美(Freddie Mac)後,許多人鬆了口氣,認為經濟危機已解。沒想到幾日後的9月15日,美國四大投資銀行有二家一夜消失: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被併,李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倒地,成美國史上最大破產案,當天道瓊指數應聲暴跌504點。
「讓我們面對事實,這是半世紀僅有,或是一世紀才發生一次的慘狀。」美國前聯準會主席亞倫‧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表示,這金融危機是他此生所遇過最慘得一次。
當人們惶惶擔心下一家破產的會是誰時,更駭人的破產危機卻 即將全面襲來。
在2008年打敗比爾‧蓋茲成為全球首富的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雖已年近80歲,但為使世人正視此一危機,還特別參與電影演出向世人預警:美國即將破產!
危機何來?答案易懂卻又難解:美國支出大於收入,卻期待別人還錢。
從次級房貸風暴的案例,不難瞭解這危機的嚴重性:次貸借款人支出大於收入,欠錢還不出錢,引爆「二房」產生財務危機,迫使美國政府須傾注2000億相救。但,次貸危機尚有美國政府可救,而美國一旦破產,金額遠超過次貸、李曼,影響波及全球,誰來救?
絕非危言聳聽。巴菲特參與拍攝,這名為《I.O.U.S.A.》的電影紀錄片,沒有俊男美女當主角,也沒有拯救世界的英雄,只有包括葛林斯潘等美國經濟大老 一個個出面,宣告赤裸裸的經濟危機。於是,繼前副總統高爾的《不願面對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 )揭露環境危機引發世人關注後,媒體特封此揭露金融危機的影片為「不願面對的呆帳」(An Inconvenient Debt)。
這呆帳問題,充分反應在片名《I.O.U.S.A.》上。首先「I.O.U.」意思為「借條」,英文發音代表「我欠你錢」,而 「U.S.A.」就是「美國」,綜合起來就是「我欠你錢,美國」,這也有雙重含意:首先美國政府欠外國人錢,分攤下來,變成美國人民人人都欠美國政府錢。
美國經濟崩 移民夢魘
對追求美國夢的移民來說,這無疑是場夢魘:因為移民者除了可能面臨史上最重大經濟危機外,他們身為美國人的子女,還可能要終其一生幫美國人還債,甚至還「代代相傳」。
「對外來移民來說,這經濟危機之衝擊比對美國公民嚴重多了!」北美華人經濟學會(CEANA)會長馬澄濤(Albert Ma)說明:「特別是新移民,因為一來經濟基礎還不穩定,二來還要匯錢回母國,經濟危機已不停加重美元貶值,外來移民錢等於愈賺愈少。」
而 重金投資該片,為喚起世人憂患意識的「彼得森基金會」(Peter G. Peterson Foundation)的副總裁尤金‧史特力(Eugene Steuerle)亦對此議題特別做了研究,並對本刊分析他這尚未發表的論文:「不幸地,研究結果發現,像移民這種『後來者』,付的稅不僅比『早來者』 多,但享受的福利卻更少。而這所謂的先來後到的觀念,也能運用在第一代跟第二代上,後來者第二代注定吃虧。」
「面臨這樣的重大挑戰,所謂的『美國夢』對下一代來說,也許將不再會是充滿希望的字眼了吧。」同樣參與影片拍攝,位於華府的反赤字團體「諧和聯盟」(The Concord Coalition)的策略總監約書亞‧戈登(Joshua Gordon)苦笑表示。
鈔票愈變愈薄,子女一生下來就要還債,怎麼自保?趁經濟危機大浪尚未襲來時,首先要做的就是,瞭解經濟危機點何在、清楚危機對自身財務的衝擊,才能真正對症下藥談自保。
紐約國債鐘 響起警報
目前,美國究竟負債多少?
紐 約時代廣場旁的「國債鐘」(The National Debt Clock)會說話。實地走訪一趟,就會對每秒鐘跳超過2萬元的債務看得心驚膽跳,光一天,美國債務就能增加17億多元。至今,總數已累積9兆7000億 元,相當於美國國民生產總值(GDP)的65%,算算,一個人少說為政府背債3萬多元。可怕的是,按照這趨勢,到2040年美國國債將會是國民生產總值的 244%,還都還不完!
而過去38年來,僅有前總統柯林頓主政最後4年間聯邦預算沒有赤字,於是這1989年時被掛上的大鐘,到了2000年時因國債一路往下掉, 一度被關閉。但,沒料到小布希總統上台後,赤字節節攀升,還更勝以往,到了2002年大鐘被迫重新啟動,但又因反應不及數字飆升速度,兩年後換成反應比秒 還快的數位系統。
可是現在問題又來了:只有13位數的大鐘,因為國債即將在年底前飆破10兆元,大鐘就快破表,這讓又要再改裝大鐘的擁有者,同時也是地產商的道格拉斯‧德斯特(Douglas Durst)無奈:「我們真的很希望大鐘可以靜一靜,可實在很難。」
這近10兆元的天文數字怎麼來的?首先,要瞭解的是「國債」(National Debt)跟「聯邦赤字」(Federal Deficit)的不同。聯邦赤字是每年聯邦政府花錢花超過盈餘,也就是支出大於收入造成的後果,而這年年聯邦赤字累積起來,就變成國家背負的債務。所以,當聽到政治人物說「赤字減少了」這樣的話時,可別高興得太早,這只代表今年增加到國債裡的數字比較少,不是國債減少了,所以國債還是愈來愈多,一點不少。
更糟的是,國會預算局(CBO)日前預期,在小布希下台後,明年的聯邦赤字將創伊拉克戰爭後歷史新高,直逼4380億元,簡言之,國債破10兆元指日可待, 而這還不包括政府拯救「二房」耗費的2000億元鉅資。所以政府救二房,市場是高興,但知內情的人都高興不起來,因為只是愈補愈大洞,國債愈來愈沉重。
「此波經濟危機恐怕是近2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波爾大學(Ball State University)終身榮譽教授鄭竹園(Chu-Yuan Cheng)直言:「作為美國經濟支柱的汽車工業和房地產一蹶不振,政府接管兩房,再加上沉重軍費和醫療費用,國債只會繼續攀升,前景實在很難樂觀。」
美財政黑洞 遠超國債
美國政府要負擔的錢,實際上,比這10兆元國債還要多更多,因為聯邦預算其實僅能動用到「所得稅」(Federal Income Tax),而非其他稅收。
只消簡單攤開個人的薪資證明單就會發現,個人薪水除了「所得稅」外,還有「社會安全稅」(Social Security Tax)和「醫療保險稅」(Medicare Tax)等聯邦稅,最後才是零零總總的地方政府稅收。
而社會安全稅和聯邦醫療保險稅,是被徵收用來給退休者的社會安全金所用,以及運用在照顧老人、弱者所用的醫療福利,換句話說,專款專用,這都是注定好徵收來就是要花掉的費用,跟聯邦預算、國債雖沒關連,但亦是聯邦政府要負擔的費用。
《I.O.U.S.A.》影片將國債、社會安全金、醫療保險費用等一加,發現不得了,美國政府的財政黑洞竟有53兆元。一樣地,這些錢全民買單,分攤下來,包括先前的3萬元國債,在美國每一個人都要為政府扛17萬5000元!
任職國會審計處(GAO)處長10年,並「領銜主演」《I.O.U.S.A.》的大衛‧沃克(David M. Walker)始終是反赤字運動頭子。今年中,面對赤字連連,布希政府卻還堅持退稅的荒謬情況下,臨下台前的沃克在國會不禁半開玩笑地說:政府在寄出退稅支票給納稅人時,還應附上1張15萬元帳單給每個人,而且表明要立刻付清。
「我們國家的頭號危機,不是躲在阿富汗山洞裡的什麼人,而是我們自身對財務的不負責任。」現任彼得森基金會總裁的沃克說:「美國政府做事全都靠借錢來做,換做是民間機構或個人這麼做的話,早就被抓起來關了。」
更 可怕的財政災難還在後頭:戰後嬰兒潮一代開始退休,這群佔全美人口四分之一的一代,每天退休者以1萬人速度增加,且會持續20年,社會福利金和醫療保險會 吃掉愈來愈多政府稅收,因為目前政府為人民滿足基本需求,每花1塊錢在兒童身上,在老人家身就要花上4塊錢。簡單說,財政黑洞只會愈來愈大,吞噬美國政府,但倒楣的還是人民,不管是付稅者或是受益人統統受罪。
「社會安全福利開始時,是13個青年人養1個老人,現在老齡化加上少子化,變成3個養1個,將來會變成1個養1個,年輕人的負擔愈來愈 重。」鄭竹園嘆道。重點是,照目前用錢趨勢推測,社安基金將在10年內用罄,也就是在2017年社會安全恐破產,辛苦繳納稅金一輩子的退休者能享有的福利將頓時驟減。「這對想靠社安福利養老的華人移民無疑是個警訊。」
而退休潮對政府負擔造成的更龐大聯邦醫療保險負擔,則更不用談了。而身負53兆元財政重擔的美國,卻仍只埋首短期議題,對此長期問題仍提不出對策。
美四大赤字 個個駭人
53兆元財政負擔,在紀錄片《I.O.U.S.A.》仍只是問題一角,美國同時還面臨三大問題:「領導赤字」、「儲蓄赤字」和「貿易赤字」。
領導赤字,指的是民主國家如美國,選票是一切,為取悅選民,政治人物在極短的任期內只關心眼前事務,卻為長期問題埋下一顆顆未爆彈。只顧眼前享受的問題,不只是美國領導問題,人民亦是如此,支出大於收入,所以造就嚴重的儲蓄問題。
儲蓄赤字,正如財經專欄作家陳操勳(Cho F. Chan)所說「是美國病得最厲害之處」。「美國最大的經濟基礎,就是消費,70%的經濟是靠消費支撐來的,但,許多人用的是未來的錢來消費,所以政府欠很多錢,國民一樣也欠很多錢。」
最近連續兩年,美國人花出去的錢比帶回家的錢多,上一次有這種狀況,是1933至34年經濟大蕭條時。而美國人雖不善於儲蓄,但多年來儲蓄率始終維持在10%上下,但2000年後的今天,美國的儲蓄率不只低於1%還是負號的,到-2.9%。
這背後代表的意義是,舉債度日的美國人根本買不起美國國債債券。所以,債券都是誰買走了?答案是日本、中國和阿拉伯油國。過去不論是二戰和越戰,購買國債的多半是愛國的美國人民。現在,將近50%美國國債是握在外國人手上。回到1987年,短短20年前,外國持有的美國國債僅略過15%。
還記得 小布希2000年上台時怎麼說中國嗎?「中國是戰略對手,不是戰略伙伴」。但,隨著中國躍升為美國第二大債權國,以超過5000億元資金支撐著經濟外強中乾的美國後,小布希在8年後的奧運,鐵漢變柔情,帶著一家三代前往中國。「連這次總統候選人都沒人敢談中國,因為大家都知道得罪不起中國這個大債主。」鄭竹園分析道。
「這樣下去,美國將會愈來愈依賴中國,深怕中國一旦拋掉美國國債,問題可大了。」已在諧和聯盟任職近10年的戈登沉重表示。
首富巴菲特 驚世寓言
而貿易赤字問題,美國一樣依賴中國,中國是美國最大貿易伙伴。而中國的貿易順差(Tade Surplus)是世界第1名,美國則排名世界第224名,難看地拿下世界貿易逆差(Trade Deficit)第一名。進口總值遠大於出口總值說明的是美國人消費的遠大於生產。
「美國在出賣自己!」這是世界首富巴菲特最擔心的議題。為此,他說了個寓言:兩個相同大小的島,分別有勤儉村(Thriftville)和浪費村(Squanderville)兩村居民住於其上。勤儉村居民生性勤儉,除了自給自足,還超時工作把多餘產品賣給浪費村民。浪費村民當然樂得接受,因為只要寫寫債券,不用工作就有飯吃。
好了,債券愈積愈多的勤儉村民擔心起債券變成白紙一張,開始將債券兌換成貨幣,買浪費村的土地。最後,當然是浪費村的地全被買了下來,但債券還剩一堆,所以浪費村居民不僅失去一切,還要更辛苦的工作還債,特別是浪費村居民生下來註定要還債的下一代最是倒楣,因為他們從來沒有享過福。
「實際上,美國就像有大片祖產的紈子弟。」巴菲特警告:「我們每天每天,不止一直在變賣祖產,還不停抵押自己的土地。」
如果浪費村是美國的話,那勤儉村則是中國的化身。《I.O.U.S.A.》還特別前往中國取景,用一對在燈泡工廠工作的情侶實例,警惕美國觀眾:他倆每日僅賺10美元,卻願意為彼此的未來存上5元,整個中國確實如勤儉村般地為未來累積龐大資產,美國卻在坐吃山空。
如果中美未來如巴菲特所預測,對懷抱著美國夢的華人移民可說是敲了一記響鐘:長期而言,自己的美國夢是不是會害了自己的孩子終生幫美國人還債給中國人?
危機現衝擊 老少難避
中美關係錯綜複雜,未來還難以預料。但可以確定的是,美國正把現在不能投票,甚至還沒有出生的人的未來拿來作抵押。
根據國會審計處資料,過去40年來,聯邦預算中的盈餘平均為18.3%的國民生產總值,支出卻為20.6%,所以始終有2.3%赤字,換句話說,聯邦政府從40年前就開始抵押美國的孩子了,但因為美國始終強大,買國債的人源源不絕,支撐起龐大經濟赤字。
現在局面不同了,隨著美國國債增多、經濟不穩,近兩年連日本、中國這兩大美國國債持有國,因為多買多賠,都開始紛紛持減美國國債,美國國債吸引力大不如前。於是,要還債,不再能靠外人,只能自食其力,而美國的孩子自然成為犧牲品。
美國財政問題的嚴重性,其實不消等到第二代,現在人們就感受得到。
如之前提到的面臨破產難題的社會安全基金就是其一。現在兩組總統候選人,就在爭論著要不要讓社安基金民營化。因為財政負擔困難,原本全權由聯邦政府處理的社會安全,可能變成政府少收一點,人民自己還要自己管一點錢,自負盈虧。
人民已有自行處置退休計畫401(K)來傷神,現在人民還可能要自己煩惱社安基金,加上通貨膨脹與壽命延長等因素,日前人力資源公司赫威特(Hewitt)就赫然發現,今後退休者所需的生活費,應要有退休前收入的126%才夠,讓面臨退休者心驚膽跳。
直接衝擊一:稅收增加
無底的財政黑洞,不只衝擊老人、小孩,更開始對每一個在美華人造成兩大直接衝擊:稅收增加與美元貶值。
「加稅是必然趨勢,因為債始終要還,一是我們自己還,或是讓子孫還,但最後都只能透過加稅解決。」戈登表示。
不過,兩黨總統候選人不都口口聲聲說要減稅?馬侃說要維持小布希的減稅計畫,歐巴瑪雖要增加高收入家庭的稅,但卻還是承諾要對中產階級減稅。加稅這一議題,似乎無論誰上台都不在選項內。
其實不然,一來,多數專家不看好共和黨的馬侃上台後能說服國會多數的民主黨維持現狀,最終可能妥協,特別是在增加投資稅率上。至於,若是歐巴瑪上台,經營會計師樓近30載的陳操勳直言:「到頭來,歐巴瑪可能違背初衷,使大部分中產階級蒙受損失,而非獲益!」
原因出在,歐巴瑪仍只模糊地說將以年收入20萬元的個人或25萬元的家庭為中產階級界線,不敢說死。陳操勳說明,若以20萬元為基準,這樣高收入者在 2005年在美國僅佔5%至6%,而現在這樣收入者的最高稅率已是35%,歐巴瑪最多也只能增到39.6%,換句話說,僅多4.6%的稅,推算下來,對國家稅收助益不大。「這樣是沒辦法應付歐巴瑪對低收入家庭提出的眾多優惠的,最後只得再把加稅門檻降低,收入10多萬元的中產家庭一樣會被加稅。」
要不加稅,只有縮減預算,但這對下一任總統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特別是小布希總統在任內還留下沒打完的仗。
在冷戰後一度減少的軍事費用,在布希任內中東兩大戰爭後,一路攀升,現在已經佔聯邦預算的20%,動彈不得,仗打不完,預算將持續需要這麼多。就算要撤軍,眼前又另一筆更龐大的支出。
今天,聯邦預算中有53%的經費是固定要支出的費用,像是社會安全、醫療保險等,剩下的經費,有20%被軍事費用把持,能運用在教育、交通的費用少之又少。縮減預算難,加上債務龐大,如多數財經專家預期的,增加稅收似是最後的必要手段。
直接衝擊二:美元貶值
美元貶值也會是美國財政惡化的嚴重後遺症。
美元雖不再強勢,但美元仍是國際通用貨幣。1971年前,美元至少還跟黃金掛勾,黃金能保障美元的價值,全球貨幣也安心的跟著美元走。後來,美元與黃金脫勾後,全球貨幣仍跟著美元,但實際上,除了美國政府,已沒有東西能保障美元的價值,換句話說,美國政府理論上是可以愛印多少鈔票就印多少。
這也就造就了奇特的現象:負債的人竟然可以自己印鈔票還債。換做在現實社會裡,金融秩序早就大亂。而多印鈔票的結果,就是貨幣貶值。
所以從2002年起的美元貶值,讓不少人質疑,美國是在變相減少債務。「貶美元,確實是可以減輕債務的,」陳操勳舉例,1960年代時英國因為連年征戰,加上失去大量殖民地,差點破產,政府索性讓英磅大貶25%,債務頓時減輕,英國起死回生。「不是每個國家都有能力這樣做的,美國有這能力,這是非到緊要關頭不得已才使用的絕招。」
金融分析機構麥肯錫(McKinsey)在2008年的季刊也做了恐怖的假設:只要美元以比2007年1月時的價值急貶30%,到 2012年美國的經常帳戶(Current Account),也就是支出和收入就能達到平衡,而且重點是,美國不僅可以擺脫外國債務人的身分,還能搖身一變成為大債主,讓別人欠美國錢。
這讓各國人心惶惶,抱著過多的美金反成燙手山芋。也難怪,中國政府在2005年宣佈不再單一盯住美元。許多國家也開始持有更多元的貨幣,而非緊跟美元,這也造成美元的進一步貶值。
簡言之,財政黑洞讓美國政府有意識的貶值,讓擔憂的各國也不得不拋掉過多美元,美元貶值似成為必然趨勢。
儲蓄兼投票 自保要點
經濟蕭條,加上重稅、鈔票變薄雙重打擊,對追求美國夢的人來說,無疑雪上加霜,該如何在這場日漸嚴苛的硬仗求生?
「從軍事角度觀之,幾乎所有戰役的最後致勝關鍵,不在兵力多寡,而在存糧夠不夠。」定期撰寫政策專欄的史特力表示,在這樣的經濟危機下,足夠的儲蓄是最重要的。語畢,他笑道:「我想除了美國人之外,大家都很會存錢,像是中國人就很會。」
的確,華人向來善於存錢,但存錢不是想存多少、存在什麼銀行都可以。會計師陳操勳特別強調在存款前,要先注意銀行是否有加入FDIC(聯邦存款保險公司), 萬一銀行倒閉,存戶能至多能保障取回10萬元。「之前在加州倒閉的IndyMac雖然有加入FDIC,但因為在倒閉前銀行以高利率吸引大量人存超過10萬元,結果銀行一倒只能拿回10萬元,欲哭無淚。」
關於儲蓄,鄭竹園教授特別建議即將退休約50歲左右的人士,現在起就要存3、4成薪水,才能足夠應付退休後的生活,除了依靠政府的社會安全基金,和與雇主合作的401(K)退休帳戶,最好還有自己IRA個人退休帳戶,「像是傳統IRA把錢存入後,可一直到71歲才取出,屆時才付稅,是存錢避稅的重要方式。」
除了儲蓄,在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經濟系任教超過20載的馬澄濤,也特別呼籲手上的貨幣要多樣化,少抱美金。而面臨美金貶值的危機,做投資也是自保之道,「重點是,不要把錢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除了顧好自身財務,身在民主國家,國家的未來其實是可以操縱在人們自己手上的。
「美國國運是否能有轉機,今年總統選舉是關鍵。」雖身為律師,卻也長期關注美國國債等經濟議題的戴禺,認為過去8年的美國經濟確實往錯誤的方向走。
不過,這次的總統大選,兩組人馬都沒提出如何減輕債務,甚至只提出模糊的平衡預算政策,令人頗感失望。
「沒人談這議題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只有最誘人的議題才能拿到選票,談負債,選民沒興趣,」戈登表示他並不因此失望,他說在《I.O.U.S.A.》紀錄片推出後已引起廣大迴響,除了明年會在電視上播放之外,有不少教師看了後,紛紛邀請該片至學校放映,讓他們學校國家未來的主人翁瞭解自己可能面對的未來, 而自己的父母親又能在此刻做些什麼。
「我想總統候選人也已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如果我們能選出更在乎預算平衡、稅務改革議題的議員,最後還是會影響總統的決策的,」戈登說:「美國不能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了。」
美難逃厄運 做足準備
日前《紐約時報雜誌》上有篇名為「厄運博士」(Dr. Doom)的文章,敘述的是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諾力爾‧魯比尼(Nouriel Roubini)的故事。
最先預言美國地產泡沫化厄運的他,現在則預言經濟危機厄運即將降臨美國,因為美國有著「如次級貸款般的財政系統」,而這是他經長年研究得出的結論。過去,他提出地產泡沫化時,人家當他是瘋子,現在他提出美國經濟崩盤時,人們視他為先知。
有哈佛大學血統的魯比尼,過去作了一系列關於1990年代新興國家經濟崩潰的研究,從1994年的墨西哥、1997年的泰國、印尼、韓國亞洲金融風暴、1998年的俄國與巴西,到2000年的阿根廷,他發現現代國家經濟要崩盤有一大共同點:赤字太多,支出大於收入。
在瞭解癥結點後,他決定找出下一個會經濟崩盤的國家,反覆研究比較許多國家後,他驚訝地發現,下一個面臨風暴的國家就是:美國。
於是,他開始發表文章,其中也包括預測地產泡沫化的文章。現在,他也預言,嚴重的財政黑洞,將會造成外國投資者不再投資美國,而且開始拋售美元。「美國帝國其實已經開始土崩瓦解。」
他的厄運預言是否會再次成真?人人屏息以待。
「如果說經濟會繼續再惡化,實際上,我們並不能做什麼,這就像天氣繼續變差一般,」馬澄濤說:「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心理準備,帶好雨傘當防備,然後,繼續往前走。」
本報記者/張經義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